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王传福终于肯“放手”,比亚迪开放进程已刻不容缓”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了解,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文章目录列表:
王传福终于肯“放手”,比亚迪开放进程已刻不容缓
2.王传福“放权”进行时:不到2个月已卸任12家子公司董事长
王传福终于决定“放手”了。
5月20日消息,天眼查数据现实,5月18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发生多项工商变更,王传福卸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由何志奇接任。与此同时,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备案也发生变更,吕向阳等卸任公司董事,新增董事为廉玉波等,此外公司经营范围新增餐饮服务等。
公开信息显示,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3月21日,公司位于陕西西安,主营业务是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设备、电子元器件的制造与销售等业务。
此次出现在公众眼前的何志奇,现年48岁,1998年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毕业之后,就加入到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在比亚迪服务超过20年。如今他已在公司历任过品质部经理、第四事业部总经理、采购处总经理、公司乘用车事业群首席运营官等职务。
另外,王传福尚在包括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49家企业担任法定代表人。对于公司换帅一事,此前对此的回复是:除法人变更外,公司的经营、股权结构等均未发生变化。
可以看到,2019年开始,王传福开始 繁从子公司的管理层中“抽身”。公开信息显示,王传福已先后卸任包括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西安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青海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多达15家比亚迪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
一位接近比亚迪的人士称,“这是放权的一种表现,鼓励职业经理人独立发展。高层的想法是,让每个子公司放出去都能独当一面。做得好就给股权,甚至独立上市。”
可以看到,今年来,比亚迪的开放进程不断在提速。3月份,比亚迪完成了主要零部件业务的拆分,并成立了5家独立运营的“弗迪系”公司。而到了4月份,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重组完毕,不仅在管理层与母公司切割,同时还启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引入外部投资等。
近年来,为了应对来自宁德时代等对手的竞争压力以及市场的变化影响,比亚迪从2017年已经开始了打破其原有的垂直整合生产运营模式的进程。此后,王传福多次向外界透露比亚迪要开放的信号,包括开放电池业务合作、拆分旗下 业务等。
不过,客观来说,这些声音都颇有雷声大雨点小的意思,开放策略一直处于缓慢进展的态势。以电池业务为例,目前比亚迪的客户名单中也 长城、长安、北汽新能源、理想汽车等寥寥数家。
或许是来自财报业绩的成绩单,暴露的问题太过赤裸,让比亚迪真正下定了加快开放脚本的决心。最新的财报数据披露,2019年比亚迪实现归属净利润16.14亿元,同比下滑41.93%;扣非净利润的下滑幅度更是达到60.64%,至2.31亿元。这还是政府当期补助14.84亿元的结果,政府补助的占比是净利润的七成。
从业务板块来看,比亚迪现有汽车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它们的收入占比分别是49.53%、41.79%、17.38%。可见,汽车业务占比最多。不过去年比亚迪汽车板块的销量、营收、净利三项指标都下滑了。
2019年,比亚迪汽车销量46.14万辆,同比减少11.39%,完成既定计划65万辆的70.98%。与此同时,全国汽车销量为 2576.9万辆,同比下降8.2%。可见,比亚迪并没有跑赢大盘。此外,受补贴退坡影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01.45亿元,同比下降23.42%,占总收入比例由上年同期的40.31%下降至31.43%,且扣非净利重挫6成。
?
所有的财报讯号都在告诉王传福,比亚迪的开放进程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令人欣慰的是,从比亚迪“刀片电池”问世发布会当场,比亚迪集团副总裁、弗迪电池董事长何龙公开所说的“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汽车品牌,都在和我们探讨基于刀片电池技术的合作方案。”话中,大概可能看出,或许比亚迪真的决定改变了。
而以王传福推出各子公司管理层为重要信号,代表着比亚迪在管理机制、资本运作上更加开放的姿态,都为其旗下各业务板块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与想象空间。
毕竟来自变革与市场竞争的压力,比想象中来得更猛烈,从WAYS检测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比亚迪的纯电销量 宝座已经被特斯拉夺走。
文/郑文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王传福“放权”进行时:不到2个月已卸任12家子公司董事长
都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公司。宁波比亚迪是一家综合性晶圆制造服务供应商,为体电路设计公司提供 的集成电路制造服务。西安比亚迪是生产汽车的。
相关如下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是在1995年创立,于2002年在香港发行上市,比亚迪股份股票代01211.HK。随着比亚迪的发展,比亚迪的业务扩张横跨IT,汽车及新能源三大产业,2007年比亚迪对业务进行拆分。
将旗下手机部件及模组、印刷电路板组装等业务拆分独立,并在香港发行上市,成立了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比亚迪电子股票代码为00285.HK。2011年,比亚迪回归A股,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代码SZ.002594)。
内外受困、技术国产替代,比亚迪芯片“独角兽”正在路上
文|贾天钰
图|来源网络
进入2020年,比亚迪集团创始人王传福开始 繁从子公司的管理层中“抽身”。
启信宝显示,5月18日,王传福已卸任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与董事长职务,由服务比亚迪超过20年的何志奇接任,并同时兼任公司总经理。同时,公司前高管吕向阳、吴经胜、夏佐全均退出董事行列,新增廉玉波、赵俭平、周亚琳为董事,谢琼为监事。
公开信息显示,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3月21日,公司位于陕西西安,注册资本13.5101亿元,主营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设备、电子元器件的制造与销售等业务。
事实上,2019年王传福就开始陆续从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淮安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等子公司管理层退出。自今年以来,从3月26日至今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身为比亚迪集团 的王传福,已经陆续卸任12家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职务。但截至目前,王传福仍然在32家存续子公司中担任高管。
王传福 繁卸任的举动,也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网传王传福卸任比亚迪(002594.SZ)公司董事长,是否属实?”有投资者询问道,董秘回应称,“相关信息请以公司披露为准”。
“这是放权的一种表现,鼓励职业经理人独立发展。高层的想法是,让每个子公司放出去都能独当一面。做得好就给股权,甚至独立上市。”一位接近比亚迪的人士告诉《车壹条》。
事实上,今年以来,比亚迪的开放战略进程一直在不断提速。3月,比亚迪完成主要零部件业务的拆分,并成立了5家独立运营的弗迪系公司。4月,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重组完毕,不仅在管理层与母公司进行切割,同时还启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并宣布将 引入外部投资者。据知情人士当时向《车壹条》透露,该公司预计将于2022年前完成上市。
实际上,为了应对来自宁德时代等对手的竞争压力与市场的变化,比亚迪从2017年开始打破其原有的垂直整合生产运营模式,此后王传福曾多次向对外传达比亚迪对外开放的信号,包括开放电池业务合作、宣布拆分旗下 业务等等。
但同行企业出于同业竞争的顾虑,对于仍将各业务板块股权牢牢攥在手里的比亚迪,始终颇为忌惮。这使得比亚迪近年来的对外开放策略进展缓慢。就电池业务而言,目前的客户名单中 长安、长城、北汽新能源、理想汽车、金康汽车等寥寥几家。
不过伴随“刀片电池”的问世,这一局面或将发生改变。“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汽车品牌,都在和我们探讨基于刀片电池技术的合作方案。”比亚迪集团副总裁兼弗迪电池董事长何龙此前在发布会上表示。据悉,刀片电池将率先搭载于将于6月上市的比亚迪汉上。
在车市下行、新能源汽车需求不足、疫情突袭等重重不利因素之下,来自市场与经营层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今年1-4月比亚迪累计销售9.3万辆,同比下滑40%。动力电池装机量合计约1.54GWh,同比下降70%。这令比亚迪不得不拿出诚意和决心来推进开放战略,为自己吸引更多的客户,以持续为公司“开源”。
“(王传福)从子公司卸任,有利于推动旗下各子公司独立发展。”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比亚迪旗下不少业务板块都具有实力。以王传福退出各个子公司的管理层为信号,比亚迪越来越开放姿态将给友商带来更多安全感,无论是管理机制还是资本运作都将为旗下各业务板块赋予更多活力和未来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产能与订单的增长,口罩业务已经成为比亚迪的新一项开源业务。据比亚迪总裁办主任、比亚迪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李巍日前透露,目前,比亚迪口罩日产量达5000万只,还在以每天100万只到300万只的速度扩产。预计5月份,比亚迪出口口罩将超过10亿只。“我们仅用了24天时间,就成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商。”李巍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近日,比亚迪动作 。先是比亚迪与华为海思签订协议,比亚迪将采购华为麒麟710A芯片来打造数字化汽车座舱。此外,比亚迪半导体引入战略投资者激起了业内对国产芯片的又一次关注,因为在比亚迪半导体战投名单上,不乏星光熠熠的中国企业名字,如小米、联想等。
在这背后,可以看作在美国高举技术封锁的大旗下,中国企业的相互扶持和联合自救,同时,“中国芯”的国产替代已经刻不容缓。比亚迪半导体在这时的举动意义重大。
其实早在今年4月,比亚迪股份发布公告,旗下子公司“比亚迪微电子”通过内部重组,正式更名为“比亚迪半导体”,并计划上市。公司将比亚迪半导体业务深度聚合,同时拟以增资扩股等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多元化股东结构,积极寻求于适当时机独立上市。
“比亚迪现在采取的开放策略,不仅针对传统车企,也针对海外品牌和国内新势力造车品牌,无论是电池、电机、电控还是IG ,只要有需求,我们都欢迎合作。”?比亚迪总裁办公室主任李巍表示。
这句表述看似是比亚迪公司的业务表述?,但事实上,中国“芯”的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在当前及其复杂的技术封锁大环境下,正在以中国特有的方式与速度开启,正是内外部环境共同造成了这一决断。
01
打破外资壁垒,中国”芯“亟待自主国产
历史就是一个轮回场。
数百年前,也就是美国独立战争后,美国全力发展自己的工业体系,但曾经的老大哥英国对其实行全面的技术封锁,把蒸汽机和珍妮纺纱机列为“高科技产品”,严禁对美国出口,试图让美国继续老老实实的为自己提供原材料。
如今,高科技强大起来的美国大打贸易战,正是对我国部分企业进行高端技术封锁,因此,技术国产替代变得尤为紧迫。
这也是在比亚迪半导体引进的一长串战投名单上,A轮融资中,比亚迪半导体引入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中金资本及国投创新领投等投资机构。A+轮融资则以产业投资者为主,包括韩国SK集团、小米集团、招银国际、联想集团、中信产业基金、ARM、中芯国际、上汽产投、北汽产投、深圳华强、蓝海华腾、英威腾等。
比亚迪半导体目前已逐步完成内部重组、股权激励、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工作,接下来将加速IPO步伐。中金公司预计,比亚迪半导体拆分上市后可达300亿市值。
中金资本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科创板及半导体国产化大潮的推动下,中国半导体产业已经成长为超1万亿元规模的投资赛道,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IG 的需求将会出现爆发式增长。
仅两个月时间比亚迪半导体目前已共计融资就已近27亿元。对于资本市场押注IG 半导体市场,你能发现,体现出的是资本市场对于半导体市场前景的看好,也是对比亚迪技术的信心体现,尤其对于技术国产替代,即是商业嗅觉,也有家国情怀。
02
下一个独角兽已在路上
仅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规模在2025年将累积有500万辆电动汽车跑在路上,这也为IG 带来巨大的产值,根据相关报告分析,2018-2025年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带动的IG 市场规模共计超过1200亿元。
中国连续四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 大国,新能源汽车在天时地利的加持下迅速发展,尤其是中国和欧洲,是全球新能源产业政策最为支持的两个地区,这往往会带动背后许多供应商的壮大,功率半导体即是其一,电池方面,宁德时代在短期内成长为独角兽企业也是如此。
与传统燃油车和弱混动力车相比,电动汽车少了发动机和启停系统,但多出了电池、电机、电控核心部件以及车载DCDC、电空调驱动、车载充电器(OBC)等电力电子装置。
IG (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全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电控的核心部件,约占其成本的三分之一。动力电池电芯并称为电动车的?“双芯”,是影响电动车性能的关键技术,其成本占整车成本的5%左右。(也有文章认为占新能源汽车成本高达7%-10%),仅次于电池。而目前的现状是我国IG 芯片及模块严重依赖进口,目前排名前十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顾问杜芳慈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进口率超过了90%。
在技术方面,其实比亚迪从来不惧竞争,当年比亚迪与三洋、索尼的官司,尽管在当年让比亚迪颇受压力,如今看也是一笔财富。如今,相似的竞争将再次上演,自主生产IG ,打破外资垄断,比亚迪重任在肩。
03
开放供应链体系?比亚迪事出有?
随后在今年的3月29日发布刀片电池, 款搭载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汉EV预计7月中旬在上市,且比亚迪集团副总裁兼弗迪电池董事长何龙介绍:“凡是你能想到的新能源品牌,都在和我们谈基于刀片电池技术的合作方案。”?显露了比亚迪在零部件领域的厚度和信心。
比亚迪除了在自己新车型产品装载刀片电池,还将与更多车企合作,将刀片电池外供,做一个电池供应商。有消息称,比亚迪将在2020年、2021年的新车型产品上,全部装载刀片电池。
此后,也陆续传出了与奥迪等全球品牌的传闻,这对于比亚迪而言,战略调整,开放电池供应链体系,分拆电池上市,供货任何一家车企,已经有了成功的开始。
其次,是比亚迪半导体,也就是文章一开始提到的IG 芯片。
半导体独立,引进战略投资者,寻求单独上市,本质上也是开放供应链体系,上市后获取融资,众所周知,IG 领域技术门槛高,难度大,投资高的特点,上市融资是最佳解决方案,同时,外供车企,走刀片电池相同的路线。
在电控方面,比亚迪是国内 一家拥有IG 完整产业链的车企,并且还是全球最大的车规级功率半导体供应商。动力电池方面,截至目前,东风汽车、成都客车,以及理想汽车都是比亚迪动力电池的合作方。此外,比亚迪与丰田合资公司双方各有所求,比亚迪希望借助挂丰田标的汽车,打开比亚迪零部件海外供应的窗口。这对于一家对技术有执念的公司,尤为重要。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都说华为是“狼文化”,同处深圳的比亚迪呢。早些年,让比亚迪高层津津乐道的是他们的“袋鼠理论”。袋鼠有三个特征,分别是:长腿、育袋和自我奔跑,对比亚迪而言,袋鼠理论的“长腿”是比亚迪的技术,“育袋”则是电池、微电子、汽车等,回头来看,问题就出在“自我奔跑”。
王传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技术狂人,有内心的执念,这也是巴菲特力挺他的重要原因,在电池、半导体,王传福都有惊人的预判和前瞻性,唯独犯下的战略失误,大概就源于“自我奔跑”,从而很长时期拒绝电池外供,如今,不论是电池还是芯片,比亚迪重新调整战略。
这无论对于比亚迪本身,还是对于中国“芯”,都是一个好消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好了,关于“王传福终于肯“放手”,比亚迪开放进程已刻不容缓”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王传福终于肯“放手”,比亚迪开放进程已刻不容缓”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